您现在的位置: > 中考试题 > 历年真题 > 其他 > 2016年江西省中考统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4)

2016年江西省中考统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4)

来源:江西中考网      时间:2016年06月29日      阅读:         复制链接      字号:



13.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 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专题】数据分析型图表题;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
分析曲线图可知:W主要分布与最上层.Z分布于较深的水层,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
【解答】解:A、Z分布于较深的水层,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Z,A错误.
B、四种绿藻中W主要分布与最上层,B错误.
C、该池塘由于富营养化出现水华,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正确.
D、生态系统包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及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不能构成池塘生态系统,因为池塘生态系统还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来源:Z,xx,k.Com]


14.下列关于“克隆羊”、“试管婴儿”、“转基因超级鼠”的说法合理的是(  )
A.都是在体外发育成熟 B.形成过程中,都有卵细胞参与 C.遗传物质都只有一个亲代 D.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考点】生物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响.
【专题】归纳推理;现代生物技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解答】解:克隆羊多莉的产生:供卵细胞的是母羊A,供细胞核的是母羊B,代孕羊是母羊C,因为小羊多莉像供核母羊B,说明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超级鼠研究过程中,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小鼠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精子的细胞核中,可见用的是转基因技术.所以形成过程中,都有卵细胞参与.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一些主要的生物技术及其原理.


15.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交换时,如图能正确反应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变化的是(  )

【考点】呼气和吸气.
【专题】过程示意图;类比推理;人体的循环系统专题.
【分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解答】解:平静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即平静呼气时,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肺内气体排到外界.
  选项A图示表明肺内气压与胸廓容积变化没有关系;选项B图示表明随着胸廓容积变化,肺内气压基本没有变化;选项C图示表明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增大,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体减小;选项D表明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减小,胸廓容积减少,肺内气压增大,符合要求.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在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的情况.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人身份已经确定为汉武帝刘彻和孙子刘贺.近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墓中发现了刘贺的牙齿,专家认为,通过对刘贺的牙齿进行DNA检测,可以开展相关生物学研究.
    材料二:我省婺源县境内有典型的、较大面积的天然常绿阔叶林,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未定,为世界级濒危动物蓝冠噪鹛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是他们生存和繁衍的场所.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
(1)在人类生殖过程中,父母会通过生殖细胞将自己的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那么刘贺具备的遗传信息有4分之一来自其祖父刘彻.
(2)由于长期从事精细工作,考古工作者具备了一些特有的技能,这些技能从获得途径上属于学习行为.
(3)蓝冠噪鹛具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属于脊椎动物类群中的鸟类
(4)资料二中“林内物种多样,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揭示了生物多样性的两个内涵,生物多样性还有一个内涵是基因的多样性.而“良禽择木而栖”则是蓝冠噪鹛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动物的分类.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专题.
【分析】(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位于内脏器官之间以及长骨的缝隙中,有重要的作用,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散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
(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解:(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并且又恢复到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这说明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题干中的刘贺有一半的遗传信息来自父亲,父亲有一半的遗传信息来自祖父,所以刘贺有1/4的遗传信息来自祖父.
(2)考古工作者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具备了一些特有的技能,这些技能从获得途径上属于学习行为.

(3)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位于内脏器官之间以及长骨的缝隙中,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可见蓝冠噪鹛属于鸟类.
(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良禽择木而栖”则是蓝冠噪鹛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答案为:(1)4;(2)学习;(3)鸟类;(4)基因的多样性;自然选择
江西五年制大专
免学费中专
百度推广
江西五年制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