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考试大纲 > 2012年江西中考政治考试大纲

2012年江西中考政治考试大纲

来源:江西中招网    时间:2012年06月23日   阅读:    复制链接    字号:   

一、命题依据

依据教育部200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参照《2012年江西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思想品德)》精神,结合江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思想性: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
2.基础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性质,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
3.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和形式科学有效,试题难易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人文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5.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注意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综合性和教育性,引导学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

三、考试范围

1.《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具体范围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全一册)。
2. 2011—2012年度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四、内容目标

(一)目标要求
思想品德学科考试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高一层次的目标要求包含了较低层次的目标。各层次目标主要通过一些动词来呈现,这些动词指向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
其中认知目标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维度。具体要求如下:
1.记忆:再认或再现教材或时事的相关概念、原理、观点或事实。
2.理解:运用不同的词句或形式转换表述概念、观点或信息;解释概念、原理、观点和事实的内涵与外延;将具体事例与相关知识建立联系。
3.比较:辨别不同概念、原理、观点和事实的异同,判断事物的真伪、善恶、美丑。
4.分析:将一个综合性信息分解成若干组成要素或部分,明确有关概念、原理、观点和事实的层次,把握其中涉及的构成要素、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5.应用:将抽象的概念、原理、观点应用于新情境,正确调动某个知识描述和阐释有关事物和现象,说明事物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6.综合:通过各种要素和各个局部构成一个整体,组成过去没有清楚呈现的结构;掌握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和联系,调动和运用多个知识综合阐释问题。
7.论证:运用相关知识,通过分析与综合,有条理地论述、证明事物存在的价值、依据或发展的条件、过程和结果。
8.评价:对有关认识问题或行为问题进行全面、客观、辩证地价值判断和意义评估,符合逻辑地证明自己判断的依据,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
9.探究:根据已知的条件推断结果、根据结果推断需要的相关条件、根据已有事实推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状态;在一定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江西五年制大专
免学费中专
江西中考
江西五年制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