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考试大纲 > 2012年江西中考物理考试大纲(2)

2012年江西中考物理考试大纲(2)

来源:江西中招网    时间:2012年06月19日   阅读:    复制链接    字号:   

D. 经历实验和科学探究过程。建立感性认识,能表达见解和感受,形成感悟。通过体验探究乐趣,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态度,领悟科学的思想,形成科学价值观。
具有初步的实验探究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七个要素。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变化的条件;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实验观察等情况中提出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尝试对问题的成因进行猜想与假设;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会收集实验证据并进行分析论证;撰写简单的实验探究报告;尝试对实验进行评估、调整和改进。初步掌握六种能力: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交流和评估能力。
(三)考试具体内容和要求
主题 考试具体内容 要求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A
B
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利用及改进的意见。  
D
 
 
 
 
 
 
 
 
 
 
 
 
物质
 
 
 
 
 
 
 
 







3.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能描述固、液、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A
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正确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A
A
C
D
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D
B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B
D
 
 
 




7.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A
B
8.认识质量的概念。
会正确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A
C
9.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会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物质的密度。
B  D
B
 
C
10.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A D
物质
的结
构和
尺度
1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A
1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A
A D
 
 
 
物质
 
 
 
 
 
 
 
物质的结构和尺度 13.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A D
1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A






15.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
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A
A D
16.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
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A
A D
17.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A D
18.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D
 
 
 







 
 
 
 
 
 
 
 







 
 
 
 
 
 
 
 
 
 
 
 
 
 
 
 
 
 
 
 
 
 







 
 
 
 
 
 
 
 
 
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9.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B
20.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B
A
2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D
A
2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A
A
 
 
 
 
机械
运动
和力
 
 
 
 
 
 
 






 
 
 
 
 
23.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C
C
C
2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A
B
25.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会测量力的大小。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原因。
A
A
C
C
A
A
26.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
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D B
A
27.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D A
28.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D B
B
A
A
29.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
D A
D
A
A
30.通过实验探究, 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 A
 
 



 
 
 
 



 
 
3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声产生和传播条件。
了解乐音特性。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D A
A
A
A
32.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D A
D A
3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D A
A
D A
A
3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D A
A
 
 
 
 


35.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D
A
36.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D A
37.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D A
38.知道光是电磁波。
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A
A
39.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A
A
40.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A D
 
 
 
 
 
 
 
 
 
 
 

  量
 
 
 
 
 
 
 
 
 
 
 
 
 
 
 
 
 
 
 
 
 
 
 
 
 
 
 

 

 
能量、能量
的转
化和
转移
4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A
4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不同形式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A
43. 结合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A
A
 
 
 
 



 
 
 
 
 
44.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A
A
45.知道机械功的概念。
能用机械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A
B
B
46.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能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B
A
B
47.理解机械效率。 B
48.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A D
 
 
 
 
 

    能
49.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 D AB
50.了解内能的概念。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A
A
5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A
52.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A D
53.了解热量的概念。 A
54.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D A
B
 
 
 
 
 

 磁
 能
55.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A
56.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D
B
57.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C
C
A
58.会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C
59.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B
B
60.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D A
61.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
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A
D
 

 量
 守
 恒
6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A
D
63.通过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认识效率。 A
64.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A







65.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A
66.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A
67.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A D
68.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
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A
D
         
 
江西五年制大专
免学费中专
江西中考
江西五年制大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