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中考物理考试大纲
来源:江西中招网 时间:2012年06月19日 阅读:
复制链接 字号:
小 中 大
一、命题依据
以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为依据,参照《2012年江西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并结合我市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贯彻教育部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省教育厅、市教育局有关中考命题改革的精神。命题体现:
1.正面导向性: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命题遵循《标准》中内容标准所确定的考查内容和要求,体现课改理念,注重三维目标的考核,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师生关注科学探究,注重科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适当体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有利于我市的高中物理教学。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2.基础应用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命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机械性记忆”。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侧重于物理思想、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探究能力的考查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注重试题的问题性、情景性、生活性和开放性,注重试题的创新,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考查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达成度。
3.公平适用性: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及试卷形式体现公平性,努力使试卷较好地适应我市教育的发展水平。试题的素材和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编制尽力体现“公平、公正、合理”,符合学生具有的认知水平、其他学科现实和身心发展水平。
4.科学规范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试卷结构设计科学、简约、合理,控制主、客观试题比例,充分发挥各题型试题的功能。难点适当分散,语言表述准确、规范,图文匹配。设置适量的开放性试题,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灵活、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挥、发展创新的空间。避免出现科学性、技术性的错误。
5.时代教育性:命题的素材尽量反映物理学的发展及其应用,反映科技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以及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关注高新科技、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注意试题积极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体现人文关怀,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考试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标准”中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两大部分。分布于本届学生使用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科版)八年级全一册和九年级全一册中。
(二)考试要求
对于各部分内容所要求的目标程度,是根据课程标准对各部分知识要求的层次确定的,在“考试具体内容和要求”中用字母A、B、C、D标出,它们的含义如下:
A.了解和认识:了解层次要求能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举出例子、在有关问题中再认识或识别它们。认识层次要求能简单解释、说明有关现象,进行简单的计算。
B.理解:在“了解”、“认识”的基础上,能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能用来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如能区分不同的概念,能综合其他知识解释、推断、说明有关的现象,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进行简单计算,能从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的实例中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会收集、整理信息,有一定的估计和分类的能力。知道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独立操作:即“会”。要求会正确使用仪器,能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尝试对实验进行调整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