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费真的能急刹车?
事实上,没有人愿意出高价去读书。但是,又有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有些家长在择校费水涨船高的现状下,为了孩子有个优良的学习环境,不得不成为愿意挨打的“黄盖”。
家住重庆市渝北区李女士就是其中一个“黄盖”,她的儿子今年4岁半,现在在渝北区一所公立幼儿园上学,明年秋季就要上小学了。由于自己住处附近没有有名的小学,李女士很早就开始为儿子四处联系学校,托了不少关系终于找到江北区某知名小学。“小学已经答应儿子入学了,择校费需要1万多元,现在突然取消了择校费,那我儿子去哪里读书呢?”李女士不解地说。
对于普遍群众都有的这个疑问,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禁收择校费并不等于不能择校,重庆市将系统改革义务教育招生制度,妥善解决办学容量不足和学有余额的中小学招生问题,标本兼治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这位负责人说:“我们将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主线,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3年至5年内使全市城乡各小学、初中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学校管理等方面相一致。同时我们去年就出台了教师交流制度,并正在试点一些新举措。”
但是有重庆教育界人士向记者透露,重庆主城某区重点小学的择校率在70%左右,重点中学的择校率在60%左右,突然全面强制取消择校,意味着重点学校可能将无法正常运行。“之前各重点学校的免费就读范围划得很小,如果按片区念书,可能一个班都招不满。这是不是意味着很多老师得下岗了?”这位人士发出疑问。
不仅如此,取消择校费后,重点学校的财政运行方式也将面临调整。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一切来得太快会不会反而打乱教育发展的节奏?于是,有专家表示,仅靠行政命令难以禁止择校乱收费,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明确招生细则,防止新的不公平;同时,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是一个庞大工程,需要政府真正下决心、动真格。重庆市教委表示将大力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用3-5年时间实现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这个想法固然很好,但这又岂是教育部门一家就能解决的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重点学校手中,如同垄断一般,让家长不得不接受这些学校制定的“霸王条款”,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教育资源的真正均衡配置。
对这个疑问,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称,今年将实行校长、教师的流动制,让其他学校也能享受优质资源。至于流动制具体如何操作,流动的范围和数量如何,学校的硬件设施、场地条件如何实现均衡化,至今尚无细则出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