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德安二中坐落在德安县宝塔经济开发区,位于京九铁路德安火车站西面,昌九高速公路进出口转盘东北侧。这里是京九铁路、105国道和昌九高速公路交汇的枢纽,也是德安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它是一所在农村初级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规模的普通完中(66年为宝塔初级中学,79年更名为德安二中)。 三十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该校历任班子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德安二中已今非昔比,以其优美的校园、完善的设施、科学的管理、过硬的质量,早已羸得了社会好评,上级的肯定,家长的信赖和学生的向往。现在的德安二中拥有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25000 m2,人均面积为8m2。校园建设规划合理,错落有致,环境美化、新颖别致、独具匠心。校园里,绿草遍地,林荫蔽日,道路整洁,鲜花四季常开。现有教学班55个,学生3000余人,教师250多个(包括退休在内),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中级教师83人,教师达标率高中85%,初中98%,教学设施应有尽有,设备先进,堪称一流。实验电教曾多次被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89年获“江西省实验教学优秀单位”称号;1996年又被授予“九江市电教示范学校”;2001年获“江西省中小学实验室工作先进学校”,同年又被授予“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同时还获得“九江市德育教育示范学校”。教学成果更是硕果累累,自85年以来高、
中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尤其是96年以来,中、高考连连夺冠,而且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中、高考录取指标。自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德安二中为大、中专院校输送了三千多名优秀学生。清华、北大、科大等著名高等学府均有德安二中学子的身影。 二十多年前的二中处于一个黄土坡上,仅有两排干打垒的教室和宿舍,全校师生不到200人,教学环境恶劣,条件十分简陋。而今天的二中是环境美,规模大、设施全、档次高,质量硬、声誉好的现代化学校。 十多年来,县委、县政府投入近千万元,学校自筹资金近千万元,建有教学楼4栋,可容纳3500学生,学生宿舍4栋,可容纳住宿生1500人,学生食堂3个,可供2000学生就餐,教师住宿9栋,解决14 7户教师的住房。实验电教大楼1栋,该楼主体为五层,总建筑面积为2100平方米,分别为: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大教室、校园电视台、文体馆、图书馆等,功能十分齐全。 在教学器材和设备的添置上,我校近十几年共投入了200万元资金,现有理、化、生实验各60组,语音室3个,教学录像资料800余盘,达两千小时,教学录音带600余盘,586微机120余台,微机教室四个,CSC校长办公系统一套,图书馆一个,藏书50000余册,人均达到17册;音体美设施齐全,有400米标准跑道的足球运动场一个,篮球场4个,云梯、爬竿、单双杠、排球场、乒乓球台等设施一应俱全;钢琴室1个,有钢琴、电子琴、脚踏风琴等音乐器材,美术画室1个。
【教育计划】
办学上规模,教育有特色,培养新世纪的实用型人才,是德安二中历届班子和全体教师的追求的目标,尤其是现任校领导在飞速发展的教育形势下为培养新世纪的实用型人才,把二中办成一流的现代化学校,更上一层楼,在规模办学形成特色上是下了真功夫,花了大力气的。2001年,学校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更新和完善现代技术教育设备,装备了电子备课室1个、多媒体语音室2个、卫星接收系统3套、校园局域网1个、300座的多媒体教室1个、校园电视台1个、55个班级均配置了三机一幕(29英寸的彩电、录音机、投影机、银幕)。校园闭路电视可同时播出6套节目,数字摄像机、数码照相机各1台、数码投影仪2台、录相机6台、影碟机2台、16mm电影放映机2台,还有其它一切配套设施,直接服务于现代技术教育。2001年,经省市现代技术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正式授予德安二中为“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称号,为形成利用现代化技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办学特色,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新世纪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二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分期分批地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掌握现代技术教育手段的培训,对每位教师掌握幻灯片的制作、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教育手段作具体的硬性规定如每个教师每学期必须上1-2节多媒体课,各备课小组每周不得少于2节电子备课,全校各班每周不得少于1节语音课,非毕业班每周不得少于2节微机实践课,同时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分别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实验、电教课中自己动手,独立思考,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难点和疑点,并利用所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校园电视台由学生会组织了一个记者团,每天中午和晚自习前的校园电视节目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记者团自己去采访、剪接、编导和演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课间生活,又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深受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