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7日—28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台建设与数据管理培训班(第一期)在上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利开班,我校彭美娟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共分为五大内容:

全国专委会主任委员杨应崧教授作了题为《诊改需遵循“八大核心理念”》的专题讲座。他指出诊改应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落实,不能流于形式,不仅关注结果,应重在过程。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迎来深刻变革,放管服改革的深化,管办评分离,职业教育应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杨教授还指出,诊改必须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没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诊改不可能实现“三全”,做到“常态”。
全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周俊教授作了题为《职业学校教学诊改:制度要义与推进意义》的专题讲座。周教授通过对诊改政策进行详细地解读,阐述了教学诊改的目的、内涵、任务、方法和工作主体。让与会代表更深入地了解教学诊改的制度要义、特质认知和推进意义。
全国专委会委员何锡涛教授作了题为《适应诊改需求,建好校本数据管理系统》的专题讲座。何教授指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将向“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升级转型,而建好校本系统的关键是院校做好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各业务系统,认真实施“数据五化”即数据采集过程化、存储标准化、传输网络化、应用常态化、管理制度化,做好诊改基础工作。
全国专委会委员陈燕群教授作了题为《中职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建设要点》的专题讲座,从中职学校状态数据采集工作要求、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状态数据管理系统实施及保障、中职学校状态数据管理经验等六个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使与会代表对数据采集的操作,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学习。
最后,来自江苏、上海、天津的四所示范性中职学校进行了案例交流与分享,为各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诊改数据平台提供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