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科说明
制定本说明的依据是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和应届生 所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九年级)。
一、指导思想
江 西 省 2020 年 中 等 学 校招 生统 一 考 试 英 语 学 科 的 考 试 ( 以 下 简 称 2020 年 英 语 中考 ) 将 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 参考 英 语 学 科 核 心 素 养 的 基本 要 求 , 结 合 我 省 初 中 英语 教 学 的 实 际 , 兼 顾 初 高中 衔 接 和 有利 于 学 生 未 来 英 语 学 习 的 需 求 , 科 学 地 制 定命 题 原 则 、 考 查 目 标 及 考查 内容 。 注重 测 试 的 鉴定 功能和激励功能,发挥测试对日常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英语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答题形式。 试卷题型、题量、分值和时间安排如下:
(二)试卷结构
2020 年英语中考试卷由听力理解、语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五 个部分组成。
试卷 由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卷 两 部分 组成 。 试 卷有 六 大 题 , 一 至 五 大 题 在试 题 卷 上 ; 第 六 大题 在答题卷上。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第一部分 听力测试 听力试题旨在考查考生通过听来理解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第一大题:听力测试。
本大题分 A) 、 B) 、 C) 三部分。每段录音材料播放两遍。
A) 部分:共 8 小题,计 8 分 , 每小题 1 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 8 段简短对话,从每
题所给的 3 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
B) 部分:共 14 小题,计 14 分,每小题 1 分。要求考生听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
独白给出 2-4 小题,从每题所给的 3 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
C) 部分:共 5 小题,计 5 分,每小题 1 分。要求考生听一段对话或独白,根据对话或独
白内容,用适当的词或短语完成 5 个句子,每个句子一空,每个空格不超过 3 个单词。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 23 分钟。
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
语言 知 识 运 用 能 力 题 旨 在 考查 考 生 在 语 境 或 语 篇 中 运用 语法 、 词 汇 及 语 用 等 语 言知 识 的 能力。该部分试题的考查方式是单项填空和完形填空题。
第二大题:单项填空。 本大 题 考 查 考 生 在 一 定 的 语境 中 运 用 语 法 、 词 汇 等 知识 的 能 力 。 本 大 题 共有 8 小 题 , 计
8 分,每小题 1 分。每题留出 1 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 4 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 5 分钟。 第三大题:完形填空。 本大题测试考生在语篇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本大题分 A )、 B )两部分。
A )部分:共 15 小题,计 15 分,每小题 1 分。在一篇短文( 280 词左右)中留出 15 个
空 白 , 要 求 考 生从 每 题 所 给的 4 个 选 项 中 选 出 最 佳 答 案 , 使 补 充 后的 短 文 意 思通 顺 、 前 后 连 贯、结构完整。
B )部分:共 10 小题,计 10 分 , 每小题 1 分。在一篇短文( 160 词左右)中留出 10 个 空 白 , 要 求 考 生 用 方 框 中 所给 的 词 的 适 当 形 式 填 入 空白 处 , 使 补 充后 的 短 文 语法 正确 、 意思 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需要变形的词为 4 个。每词限用一次。每小题 1 分。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 27 分钟。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常见体裁和不同题材的书面材料的能力。 第四大题:阅读理解。
本大题分 A )、 B )两部分。
A )部分:共 15 小题,计 30 分,每小题 2 分。本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 4 篇短文
的内容,从每题所给的 4 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
B )部分:共 5 小题,计 10 分,每小题 2 分。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
容从方框所给的 7 个选项中选择 5 个恰当的句子还原到文中,使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 40 分钟。
第四部分 补全对话
补全 对 话 是 口 语 表 达 的 间 接 测 试 形 式 。 本 大 题 主 要考 查考 生 在 真 实 语 境 中 进 行 口语 交 际 的能力。
第五大题:补全对话。 补全 对 话 题 要 求 考 生 阅 读 一段 对 话 , 然 后 根 据 对 话内 容从 方 框 所给 的 7 个 选 项 中选 择 恰
当的句子,将对话内容补充完整。共 5 小题,计 5 分,每小题 1 分。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 5 分钟。
第五部分 书面表达
书面 表 达 是 通 过 文 字 传 递 信息 和 表 达 思 想 的 一 种 交 际活 动 。 书 面 表 达 题 注 重 考 查学 生 在 特定 情 景 中 综 合 运 用 语 言 进行 书 面 表 达 的 能 力 , 以 控制 性 写 作 为 主 。 本 大 题 要求 考 生 根 据所 给情景,用英语写一段不少于 80 个单词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 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提纲、表格、图画、说明等。
第六大题:书面表达。 本大题计 15 分。
本大题所需时间约为 20 分钟。
(三)试卷难度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难度大于 0.7 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在
0.4~0.7 之间的试题为中等题,难度小于 0.4 的试题为难题。易、中、难三种试题比例约为
5 : 3 : 2 。全卷难度约为 0.60 。
三、考试要求与内容
(一)命题原则
1. 依据《课标》来确定考查的内容和标准。
2. 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4. 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形命题。
5. 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
6. 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
(二)考查目标 中考 是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的 终 结性 考 试 , 《 课 标 》 就 终结 性评 价 提 出 的 评 价 原 则 是 “要 注 重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一能力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 略和 文 化 意 识 等 五 个 方 面 的基 础 之 上 。 在 这 五 个 方 面中 , 有 些 目 标 ( 如 情 感 态 度 、 学 习 策 略) 不适合直接通过纸笔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查,因此英语学业考试应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 语言 技能 、 跨 文化 交 际 意 识和 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 具 体地 讲 , 英 语 学业 考 试 应 该考 查 学 生英 语 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以及灵活运用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和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考试要求
《课标》对九年级毕业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技能上要达到的目标分别提出了如下要 求:
1 .听
( 1 )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 2 )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 3 )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 4 )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记叙文,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 5 )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当的方式做出反应;
( 6 )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2 .说
( 1 )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
( 2 )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 3 )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
( 4 )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 5 )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 6 )能用英语表演短句;
( 7 )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3 .读
( 1 )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 2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 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 4 )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
( 5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 6 )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 7 )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 15 万词以上。
4 .写
( 1 )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材料;
( 2 )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 3 )能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
( 4 )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 5 )能根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四)考试内容
1. 听力理解的考查内容包括:理解对话或独白的具体细节、根据对话或独白内容作出 简单的判断和推理、领悟对话或独白的主旨大意、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等。
所涉及的话题包括:人物、职业、爱好、天气、学校生活、日常生活、问路、打电话、 购物、看病、餐饮、聚会、旅游、节假日活动、语言学习等。
2. 单项填空
( 1 )语法考查范围:时态、语态、形容词、副词等级比较等。
①时态:掌握和运用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 时和现在完成时的用法,了解过去完成时和过去将来时的用法;
②语 态 : 掌 握 和 运 用 一 般 现在 时 、 一 般 过 去 时 、 一 般将 来 时 、 情 态 动 词 的 被 动语 态的 用 法;
③从句:掌握和运用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的用法;了解限定性定语从句的用法;
④掌握和运用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比较级、最高级的用法。
( 2 )词汇考查范围: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及相关词组等,主要考 查词义辨析。
3.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的体裁以记叙文和夹叙夹议的议论文为主。题材主要反映人物、学习、生活、
文化 等 方 面 的 内 容 。 所 选 的大 部 分 材 料 具 有 鲜 明 的 时代 性 、 思 想 性 、 教 育性 、 实用 性 或 趣 味 性。文章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本题 型 主 要 考 查 考 生 在 语 篇中 灵 活 运 用 词 汇 的 能 力 。 在 考 查 内 容 方 面 , 注 重对 实词 的 考 查 , 以 词 汇 辨 析 为主 , 主要 考查 考 生 结 合 文 章 上 下 文 对词 汇 意 义 及 其 用 法 的 理 解和 运 用 能 力。 在命 题 思 路 及 设 空 特 点 上 , 试 题 考 查 点 逐渐 减 少 单 句层 次 的 试题 , 增 加 语 篇 理解 的 试 题 。 设 题角度突出考查对整句、对上下文乃至对全篇的理解,充分体现语言知识运用的特征。
4. 阅读理解
A )部分考查内容包括几个重要的阅读技能:领悟文章的主旨;理解文章的具体细节; 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词义;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清指代关系;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 揣测 作 者 的 意 图 和 态 度 等 。 在 选 材 上 , 阅 读 材 料充 分体 现 体 裁 和 题 材 的 多 样 性和 丰 富 性 。 体 裁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科普文及各种应用文体,如广告、海报、地图、说明书、 商品促销单、图表、书信等。题材反映人物、学习、生活、环保、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内 容。所选的大部分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性、教育性、实用性或趣味性。
B )部分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及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文章 在 选 材 上 , 体 裁 以 记 叙文 、 夹 叙 夹 议 的 议 论 文 或简 单 的 说 明 文 为 主 。 题 材主 要反 映
人物、学习、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所选的大部分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思想性、教 育性、实用性或趣味性。文章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5. 补全对话 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题的设计突出考查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恰当理解和表达问
候、告别、感谢、介绍、邀请、同意、请求帮助、征询和发表意见等常用的交际功能。对话 所涉及的话题为考生所熟悉的话题,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日常活动、 学校生活、个人兴趣、情感与情绪、计划与安排、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天气、文娱与 体育、旅游与交通、通讯、语言学习等。
6. 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考查话题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日常活动、
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个人感情、人际关系、计划与愿望、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 康、天气、文娱与体育、旅游与交通、语言学习等。